今年以来,各地筹集保障租赁住房的速度在加快。来自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40个城市计划新筹集保障租赁住房93.6万套,1月至9月已开工72万套,占全年计划的76.9%,完成投资775亿元。南京、无锡、宁波、佛山、长春、南宁6个城市已完成年度计划。

从各地期公布的“十四五”住房规划中可以看出,保障租赁住房将成为“十四五”期间各地住房供应中当之无愧的“重头戏”。上海市确定“十四五”期间新增建设筹集保障租赁住房47万套(间)以上,达到新增住房供应总量的45%左右。广州市“十四五”期间建设筹集保障租赁住房60万套(间),占住房总量的45.8%。深圳市计划“十四五”期间建设筹集保障租赁住房不少于40万套(间),占住房建设筹集总量的45%左右。北京市计划“十四五”期间新增保障租赁住房占新增住房供应总量的比例不低于30%。这些数据释放出强烈信号:国家要下大力气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问题。

发展保障租赁住房,将有利于缓解住房租赁市场结构供给不足。当前的市场租赁住房以个人散租为主,个人散租房源约占房源总量的90%以上。总体来看,租赁住房结构供需错配明显。小户型房源和多卫生间的房型不足;低租金房源不足;新市民、青年人等就业较为集中的中心城区房源不足,导致职住不衡;住房租赁企业运营的租期较长且稳定的房源不足5%,而大量个人出租房源的均租期仅为8个月,租赁关系不稳定。加快发展保障租赁住房,能够切实增加小户型、低租金房源供给,优化租赁住房供应结构。

发展保障租赁住房,有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健康发展。保障租赁住房能让初到大城市的新市民、青年人安心租住,用心工作,慢慢攒钱买房。显然,保障租赁住房有助于稳定房地产市场预期,合理释放购房需求,缓解房价上涨压力。

发展保障租赁住房,有利于促进住房消费和扩内需。加快发展保障租赁住房,既可以让更多新市民住上适当、安全和负担得起的租赁住房,又可以让新市民、青年人以相对较低的租金消费支出解决住房问题,避免高房价对消费的挤出效应,有利于落实扩大内需战略。

在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重点发展旨在解决新市民、青年人居住问题的保障租赁住房,是完善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政策部署。发展保障租赁住房,是关乎我国未来住房发展的重大改革、重大民生工程和重大转型。(亢舒)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