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肖大姐,今天又来麻烦你了,我想把这裤腰改小点儿。”7日上午,洛阳市洛龙区宜人社区居民胡婧婷拿着一条秋冬长裤走进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宜人社区“缝缝补补”志愿服务站就设立在这里。

“肖大姐,今天又来麻烦你了,我想把这裤腰改小点儿。”7日上午,洛阳市洛龙区宜人社区居民胡婧婷拿着一条秋冬长裤走进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宜人社区“缝缝补补”志愿服务站就设立在这里。

胡婧婷口中的“肖大姐”,是宜人社区“缝缝补补”志愿服务站的站长肖云娥。肖云娥今年60岁,年轻时从事服装设计制作行业,做得一手好针线。

“现在岁数大了,家里有缝纫机,就想把年轻时的手艺拾起来为大伙儿做点事儿。”肖云娥一边说着,一边拿出卷尺现场为胡婧婷量起了裤腰。在肖云娥看来,人这一辈子要活出光彩,心里面就不能只想着自己,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为他人提供方便,便能收获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幸福。

今年59岁关素丽是“缝缝补补”志愿服务站的新晋成员,也是肖云娥的“徒弟”。“我之前是肖大姐的顾客,一来二去被她的无私精神打动就加入了进来。”关素丽说,肖云娥为人热情,对大伙儿的缝纫需求有求必应且随叫随到,受她的影响,加入志愿服务站的社区居民也越来越多,目前团队已有7人,“肖大姐经常手把手教我们缝纫技巧,我们的收获很大。”

为了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肖云娥将自家的缝纫机直接搬到了服务站,平日里缝纫所用的针线、拉链、松紧带等,也都自掏腰包购买,有不少人明里暗里地说过她“傻”,肖云娥每每听到,总是淡然一笑地接上一句:“帮帮街坊邻居,总比天天在家打麻将、看电视强吧?”

宜人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20年社区“缝缝补补”志愿服务站成立至今,肖云娥已服务过辖区居民超300人次,服务内容涵盖缝裤边、换拉链、改衣服、改裤腰等,居民可在这里享受的缝补服务可用社区志愿服务积分免费兑换,同样,肖云娥为居民提供的志愿服务也会按照相关标准转换为志愿服务积分,存入她名下的社区“时间银行”,她可使用积分兑换其他种类的志愿服务或生活用品,“肖大姐”已经成为宜人社区志愿者服务中的金招牌,她也带动释放“社区能人+”效应,助力文明社区良好氛围的营造。

据了解,除“缝缝补补”志愿服务站目前的多名成员,是受肖云娥精神感染而加入成为社区志愿者之外,肖云娥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了丈夫、儿子等亲属加入志愿行列,在社区现在正在进行的防疫工作中,肖云娥一家全员上岗,成为基层一道亮丽的“志愿红”风景线。(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王若馨 通讯员 杨俊红 文/图)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