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又是一年教师节,向所有教师致敬!教师不仅工作时像灯塔,照亮莘莘学子前进的路,退休后在很多方面也是周围人的榜样。日前,记者采访了4位“宝藏”老教师,一起来看看他们多姿多彩的退休生活吧。

又是一年教师节,向所有教师致敬!教师不仅工作时像灯塔,照亮莘莘学子前进的路,退休后在很多方面也是周围人的榜样。日前,记者采访了4位“宝藏”老教师,一起来看看他们多姿多彩的退休生活吧。

孙龙合

回乡修志 让后人有根可寻

在很多人眼里,教师是文化人。一些教师退休后,继续为文化事业贡献力量,古稀之年的孙龙合就是其中之一。

孙龙合曾是老城区一所中学的教师,退休后,他积极参与镇志、村志的编纂,为了便于修志,他甚至放弃舒适的城市生活,搬回了洛龙区李楼镇北石人村居住。

“我在李楼镇长大,见证了这里的巨大变化,我有责任用文字记录这里。”孙龙合说,在乡村振兴中,文化振兴与经济振兴同样重要,编纂镇志、村志是服务当代、有益后代的文化建设。

为了修志,孙龙合走遍了李楼镇的所有村子,几乎访遍了村里的老人。这些年,他不是在家里整理资料,就是在田间地头走访老人。

2018年11月,历时数年,《李楼镇志》定稿,记述时间从新石器时期到2013年12月,全书91万字,图文并茂,较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载了李楼镇的建制沿革、自然环境、风土人物、民风民俗等。在《李楼镇志》编纂接近尾声时,孙龙合开始了《齐村志》的编纂。经过3年多时间,《齐村志》历经6次修订,完成了初稿,全书共13章30余万字,囊括了齐村从新石器时期至2018年12月的历史。

“修志很辛苦也很快乐,在修志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家乡的巨大变化。”孙龙合说,“目前,我正参与其他村志的编纂,我会继续用真诚、有温度的文字,把这片土地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让后人有念可想,有根可寻。”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