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金秋十月,正是农忙时节,可即便忙碌,洛阳市偃师区府店镇周寨村村民孙晓还是要抽空做几个布艺杯垫:“做一个能挣七八块钱,小程说,这杯垫供不应求!”

金秋十月,正是农忙时节,可即便忙碌,洛阳市偃师区府店镇周寨村村民孙晓还是要抽空做几个布艺杯垫:“做一个能挣七八块钱,小程说,这杯垫供不应求!”

布艺杯垫

孙晓口中的小程,名叫程宇飞,去年返乡创业,如今已成为周寨村发展文创产业的带头人。布艺杯垫、木质书签、古风木簪、国潮手机壳……在周寨村生活美学研究中心文创展示空间,由程宇飞研发的各类文创产品,让村民们对传统的乡村手工艺有了新看法。

程宇飞

“我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跟非遗有关的工作,越来越感觉到传统技艺大有可为。”程宇飞说,在他儿时的记忆中,家乡周寨村有不少能工巧匠,家里有许多亲戚朋友从事跟皮具、模具制作有关的行当,“但是后来不少技艺渐渐不多见了,我就想从文创的角度能不能让它们再‘活’起来”。

说干就干,当时38岁的程宇飞拿出多年积蓄,和几个朋友联合出资数百万元,回到周寨村成立了文创公司。

他的第一个创意,瞄准了小时候奶奶做鞋时常用的千层底手工艺,产品是将纳千层底前制作的布袼褙做成杯子垫、笔记本封面等。然而,当时村里还会制作布袼褙的,只有几位80多岁的老人。程宇飞多次上门,向几位老人学习手艺:把各色布头、布块洗净晒干,然后找来一块门板,把事先打好的浆糊,均匀地涂刷在上面,接着把一块块布拼在一起粘在上面,然后在上面再涂上一层浆糊,又粘上一层破布,如此循环往复,直达到一定的厚度……

[1] [2] 下一页 尾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