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税务工作天天与数字打交道,不仅要精益求精,还要把相关政策烂熟于心。”近日,记者在国家税务总局洛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征管股见到李淑瑜时,她正忙着跟同事交流业务。

“税务工作天天与数字打交道,不仅要精益求精,还要把相关政策烂熟于心。”近日,记者在国家税务总局洛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征管股见到李淑瑜时,她正忙着跟同事交流业务。

以税为业,30年奉献无所悔。1992年,李淑瑜毕业于河南省财税专科学校,从此与“税”结缘。她凭着一股钻劲儿成了同事们口中的税法“活字典”,更是服务的热心人。

2011年,契税、耕地占用税从财政部门划转税务部门管理,契税分局征收岗位人员紧缺。时任宜阳县地税局稽查局副局长的李淑瑜与兄弟单位的同仁们创下了单日接待2600余纳税人、开出1003份税票的纪录。2012年,该局被定为征管改革试点单位。

李淑瑜还经常深入基层进行税法宣讲,把税收政策、税法的温度传送到千家万户。“组合政策支持大,小微税惠再加码”“有留抵、优先退,‘六税两费’再优惠”……她自编的退税减税顺口溜,纳税人一听就懂。

每天与数字、税收条文打交道,做的是很理性的工作,李淑瑜却钟爱文学。“感性是本质,理性是责任。”她说,当这身制服一穿,肩上就有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虽然工作忙碌,但她会巧妙地挤出时间,享受“诗和远方”。

虽然是一名驾龄十几年的老司机,但李淑瑜每天上班一定要坐公交车。“因为在公交车上我有时间思考,有时间写诗。”她说,她每天坐39路公交车上下班,单程40多分钟,利用这个时间可以看书、写诗、填词。

在李淑瑜看来,“身教重于言教”。她默默地用实际行动影响着家人。她在家庭微信群里不定期讲解《弟子规》《孝经》,把家风写进诗词里。“缝了补,补了缝。闺女莫笑我哭穷。箪壶素褐居颜巷,节俭家风灿若虹……”她就这样默默地努力着,用特殊的方式传承着好家风。

“已着湛蓝三十秋,沧桑满面雪飞头。不管风云多变幻,此心依旧是当初。”在李淑瑜的心里,身穿“税务蓝”,初心永不变,唯有“税务蓝”才是永恒的人生底色。(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贾臻 通讯员 陈昕 李静 文/图)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