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一收,地一翻平,瞅准时间就该种土豆了。”近日,在洛龙区佃庄镇东石桥社区西北侧的一块平地上,白岩波和同伴犁地,为种土豆作准备。

白岩波(右一)积极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

“水稻一收,地一翻平,瞅准时间就该种土豆了。”近日,在洛龙区佃庄镇东石桥社区西北侧的一块平地上,白岩波和同伴犁地,为种土豆作准备。

白岩波今年35岁,是东石桥社区的种地大户。2017年,他返乡租地种菜,准备扎根土地创下一番事业。


【资料图】

虽然生在农村,但和大部分年轻人一样,一开始,他并不了解农业。“我爸是种地‘老把式’。他常说,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种他咋种。”白岩波说,自己认为,传统种地的那一套不适应新时代,“新把式”必须种出“新路子”。

成立合作社,通过流转把土地集中起来,搞规模化经营;外出考察学习,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手段;使用现代化机械设备,提高种地效率……经过这几年的摸索,白岩波蹚出了当好“新把式”的三条路子,种出的蔬菜和粮食质量好、产量高,让“老把式”们心服口服。

就拿种水稻来说吧,佃庄镇地处河洛古道,土壤富含硒元素,种出来的稻谷颜色发青,素有“佃庄青”的美誉。白岩波到河南原阳考察学习后,决定种“佃庄青”。在专家指导下,他种出来的大米产量高,吃起来香甜软糯,一公斤售价达到10元,让“佃庄青”被端上当地百姓的餐桌。

如今,白岩波承包了东石桥社区130余亩土地,常年种植丝瓜、洋葱、包菜等蔬菜和玉米、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成为远近闻名的种地大户。

今年,这位“新把式”又有了新身份——入党积极分子。白岩波说,自己一直有入党的想法,自我市实施“镇选村培”农村发展党员新模式后,自己终于有了圆梦的机会,去年他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小伙子年轻、能干,对社区各项事务都很上心。”东石桥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白利强说,社区正需要这样的年轻人。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东石桥社区专门安排了一名干部进行帮带,帮助白岩波熟悉社区事务,了解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增强处理事务能力,分包村(社区)镇的领导也经常与他谈心谈话,让白岩波心里暖暖的。

当社区志愿者、积极捐献抗疫物资、为群众提供种菜技术咨询服务……提交入党申请书后,白岩波对社区的各项事务更加上心,“平时就拿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今年经过组织考察,他成为入党积极分子。

如今,白岩波又有了新的奋斗目标——发挥好自身优势,帮助群众大力发展种植业,让更多群众依靠土地就能鼓起“钱袋子”,在希望的田野上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对此,白岩波充满信心。(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孙小蕊 通讯员 段磊 惠双元 文/图)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