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上午,来自洛阳的省人大代表刘子军,精神抖擞走上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通道”,接受记者采访,介绍基层社区发展协商民主方面的探索实践。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4日上午,来自洛阳的省人大代表刘子军,精神抖擞走上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通道”,接受记者采访,介绍基层社区发展协商民主方面的探索实践。

刘子军是涧西区郑州路街道南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是一名来自基层一线的人大代表。采访中,有记者向他提问,在日常工作中如何探索民主建设新路径,让基层民主协商真正成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改善民生服务、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的过程。

对此,刘子军通过两个故事讲述洛阳故事,分享洛阳经验。

第一个故事是“聊”出来的民生。

南村社区班子成员经常到群众聚集的地方与群众聊天。有一次在小区凉亭里聊天时,大伙询问大病医保报销完以后,村里能不能再给报销点儿?

“当时,南村社区已经集体出资为群众办理了新农合,再让村里报销医药费?能不能报?怎么报?我们也犹豫过。但是,大家有这个愿望,我们就立即着手。”刘子军说,经过测算,他们觉得村里各项支出压缩一点儿,这个事儿能办。尤其是社区班子认为要算大账、要算民心账,一减一增,无非就是社区经费紧一点,但是居民的安全感、获得感会持续增加。

于是,他们通过4+2工作法,确定村里给居民的大病救助报销20%,同时也把新农合换成了城镇居民医保,这样一来,群众大病自掏腰包的比例就只剩20%左右。许多群众纷纷称赞,社区的政策真是雪中送炭。

第二个故事,是“议”出来的实事。

南村社区是一个村改居社区,先后进行了四次旧村改造,建得比较早的南华公寓和南华新村没有安装暖气管道,群众冬季取暖不方便。近两年,群众加装暖气的需求、呼声都很高。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集体出资,不仅需要社区党委同意,更需要征求所有新老小区群众的意见。”刘子军介绍,社区组织大家共同商议,经过充分沟通,最终决定由社区投资4000多万元为老小区通暖。用上了暖气的居民满脸笑容拉着他的手说,暖气热了,大伙心里头也是热乎乎的。

“广大人民群众最直接的政治参与主要在基层,最直观的当家作主感受也主要在基层。”刘子军说,在基层这些年,最大感受就是,大伙儿的事大家商量着办,遇到什么事情多和群众沟通,最大限度将群众关心关注的事儿纳入议事范围,多吸收采纳居民的意见,就能充分调动和激发群众参与议事的积极性。(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李东慧 文/图)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