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在洛阳博物馆二楼“华夏衣冠系列展——时裳·武则天”展览中,一套V形领口上衣、红色裙子的汉服格外引人注目。

复原的汉服(洛阳博物馆供图)

在洛阳博物馆二楼“华夏衣冠系列展——时裳·武则天”展览中,一套V形领口上衣、红色裙子的汉服格外引人注目。与此前领口较小、刺绣较少的服装相比,这套女装显得尤为艳丽,这说明该展览的时间线来到了武则天登基称帝的武周时期。

在展厅里,一件黄釉螺髻女俑的服装与这套汉服极为相似。除了釉色与服装颜色不同,服装形制甚至发型都相差无几。这件黄釉螺髻女俑出土于我市南郊的唐安菩夫妇墓。

安菩于贞观年间随父亲从安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一带)率众归唐,被封为定远将军。他与妻子去世时,其子为朝廷重臣,在为父母办理合葬的时候,准备了当时顶级的陪葬品,许多三彩珍宝出自这里。这件黄釉螺髻女俑釉色黄润光滑,釉面晶莹剔透,清楚展现了当时女装的特点。

黄釉螺髻女俑

根据这件女俑复原的汉服,面料有锦、绫和罗,帔子上罕见地出现了刺绣。在贞观时期,侍女为方便干活,将帔子当作束带系在腰间拉高裙摆,此时的帔子为纯色,十分素净,别说刺绣了,连暗纹都鲜有。然而,这件复原的汉服的帔子上绣满了花鸟,展现了唐代女性审美的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这套汉服的红色裙子有个好听的名字——石榴裙。武则天在唐太宗驾崩后,曾离宫至感业寺,为了重获进宫机会,她曾作诗《如意娘》,也凭此挽回了唐高宗李治,有了后来封后和称帝的机会。在《如意娘》中,“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石榴裙就如这套复原的汉服一般。这套与黄釉螺髻女俑一样,上衣领口呈V形,且开口较低。相比此前的U形坦领,这件上衣露肤度更甚。由此能够看出,武则天登基称帝,对唐代女性服饰的影响明显。“服饰变化,也是女性思想变化的反映之一。”中华服饰文化研究会理事、北京服装学院汉唐服饰研究中心副主任陈诗宇说。

在发型发饰上,展柜中的模特所梳发髻虽不似双环髻一般耀眼,但明显增高的发髻也与贞观时期形成鲜明对比。发髻上布满了各种各样的珍珠、发簪等装饰,也是唐代手工业发展的体现。

如果您还想了解唐代其他时期的穿搭,可以持续关注本网报道。(洛报融媒·洛阳网见习记者 李晓楠 文/图)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