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期5天的第三届九江国际果蝇会议在庐山召开。来自海内外知名大学的43名华人科学家齐聚一堂,探讨各自以果蝇为模型研究生命科学领域取得的成果。

九江国际果蝇会议,是由上海科技大学终身教授刘冀珑联合其他8位知名科学家共同发起,是主要由世界范围内研究果蝇领域的顶尖华人科学家参与的高端会议。会议旨在交流科学家们各自正在研究但尚未发表的最新研究数据和成果,为该领域内研究者提供交流平台。会议每两年一届,首届召开于2016年8月,第二届召开于2018年11月,此次会议因疫情影响延宕至今。


(相关资料图)

为什么要开这个会?

2014年,尚在牛津大学任教的刘冀珑在希腊克里特岛参加国际果蝇大会。会议形式友好轻松,议程紧凑,学术气氛浓厚,给刘冀珑留下了深刻印象。“会议的地点很美,规格很高,交流很深入,但是那届会议参加的华人科学家人数很少,包括我在内只有4人。”

为此刘冀珑萌生了组织以华人科学家为主的果蝇大会的念头。次年,他联合另外8位研究果蝇领域的科学家一起发起了九江国际果蝇大会。“我们对会议的期望是控制规模,人人平等,严格按照规章办事。希望能给从事果蝇研究的科学家提供好的平台。让学术交流,思想碰撞。”

为什么要研究果蝇?

科学家对果蝇的研究已超过百年。1910年,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的实验室诞生了一只白眼果蝇,标志着果蝇遗传学的开始。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果蝇不仅在发育遗传原理上和人相似,甚至七成以上的人类遗传病基因在果蝇的基因组中也有同源基因。因此,研究果蝇,为理解人类的遗传学、演化、发育生物学起了关键作用,也促进了神经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等多个基础和应用学科的发展。1933年、1947年、1995年和2011年,6位研究果蝇的科学家先后4次斩获诺贝尔奖。

“果蝇是目前科学界研究最深入的动物模型,研究哪个方面的都有。有研究果蝇前肢的,有研究翅膀的,研究翅膀上的毛的,还有研究果蝇吃饭、学习和睡觉的。”刘冀珑介绍,科学家会把在研究过程中得到的认知进行成果转化,这些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十分密切。比如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教授陈海洋就利用果蝇研究如何减少甘油三酯在人体的囤积。

为什么在九江?

八月的庐山凉风习习,从世界各地赶来的科学家们感到无比舒适。“这就是为什么我要把会开在九江,开在庐山。”刘冀珑表示,希腊的克里特岛很美,所以他也要选一个很美的地点,庐山是最优选项。“我是九江人,当然希望这个会议能在家乡召开,也希望能借此机会让更多人认识九江,认识庐山。”

来自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教授黄勋是第三次参会。七年前参加首届九江国际果蝇会议,是他第一次到九江。来自香港科技大学的教授阎言也是第三次参加会议,“上次开会是11月份,住在一个山谷里,每天云雾缭绕,真的很美。”

本届会议期间,九位组委会成员讨论制定了九江国际果蝇会议的九条规则(“九九条”)。其中一条是“两年一届,季节变换”,另外一条是“九江开(主阵地);偶尔外地开,依然沿用‘九江国际果蝇会议’名称”。

为什么是全英文?

与会人员全部是教授,也全部是博士生导师。本届最年轻的参会者王奕蓉是90后,在2020年获评副教授,来自湖南大学。

会议全程采用英文交流,按照议程安排,每位与会科学家都作13分钟的报告,随后还有7分钟的提问和谈论环节。每位教授都对会上发表的内容积极提问,现场气氛热烈。

既然与会的全部是华人,为什么一定要用英文交流呢?刘冀珑表示,做学术要面对国际同行,而且某些方面用英文会更准确。而且对于与会的科学家而言,全英文交流不存在任何问题,毕竟每一位都有海外留学背景。“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从事学术研究,必须要遵从国际标准。对于学生而言,包括日常的演讲幻灯片,今后的论文等等也都要用英文。”刘冀珑透露,实验室组会中他也会特意要求学生使用英语演讲,“这也是一个锻炼。”

会上有几个九江人?

目前与会者中有两位九江人。一位就是发起人刘冀珑,另一位是来自英国伯明翰大学的教授范云。

刘冀珑于1988年毕业于九江一中,先后进入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攻读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和卡内基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之后到英国牛津大学建立实验室并任博士后导师。2016年,刘冀珑加盟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任终身正教授。刘冀珑以果蝇、酵母菌和脊椎动物为模式生物研究,他在2010年发现并命名的一种新型细胞器“细胞蛇”生物学的结构和功能。

范云于1994年毕业于九江一中,先后求学于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瑞士巴塞尔大学,曾在美国MD Anderson癌症研究中心、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等研究机构任职,2012年进入英国伯明翰大学组建实验室至今,主要从事果蝇细胞死亡研究。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陈沽玥 文/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