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人们的消费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催生了一批以互联网借贷理财为名的非法集资平台。


【资料图】

近年来,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人们的消费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催生了一批以互联网借贷理财为名的非法集资平台。市处非办提醒,广大投资者要擦亮眼睛,避免“踩雷”造成损失。

●案例

近期,证大文化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有了新进展:上海警方通报称,该案的追赃挽损工作仍在全力进行,公安机关已依法追缴现金18.5亿余元,查封、冻结相关银行账户、股权、不动产等涉案资产。证大文化法定代表人戴某康、总经理戴某新等93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证大文化成立于2006年,注册资本7000万元,其工商经营范围为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策划、公关活动策划、商务信息咨询等。2014年,证大文化设立旗下平台“捞财宝”,从事互联网小额借贷业务。证大文化等“证大系”企业将上海证大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放贷形成的债权,包装为年化收益率5%至15%且保本付息的债权转让型理财产品,由上海证大大拇指财富管理有限公司线下门店或上海证大爱特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捞财宝”线上平台对外公开招揽出借人,并采用虚假发售逾期债权产品、虚假凑标、虚假宣传等方式,向社会公众非法募集资金。2019年,“捞财宝”因无法及时兑付“爆雷”。

截至案发,“证大系”企业累计向35.01万余人非法集资596.66亿余元,所得资金主要用于兑付出借人资金、对外放贷、公司运营等。这令2.65万余名投资者损失75.21亿余元。

●解析

市处非办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各地出现大量以投资理财咨询为名从事各类金融业务活动的公司,尤其是互联网投资借贷类的公司,常常打着投资理财的旗号,承诺无风险、高收益,公开向社会发售理财产品吸收公众资金,甚至虚构投资项目或借款人,直接进行集资诈骗,投资者对以下情况要保持高度警惕。

这些公司有以下特征:明显超出公司注册登记的经营范围,尤其是没有从事金融业务活动资格、频繁变换公司及投资项目名称;许诺超高收益率;通过群发短信、电话等通信方式推销“投资项目”“理财产品”。

此外,这些实施非法集资的套路大致类似:犯罪团伙大都有严密的组织分工,经历了编造项目、宣传造势、募集资金、还本付息、最后崩盘等环节,作案周期普遍较长。

●提醒

市处非办提醒,该类案件在集中爆发前,表面上只是民间借贷等普通民事法律行为,并不对外公开,隐蔽性强,集资参与人之间一般互不相识,也不了解实际借款规模。案发后,被告人早已将财产转移或挥霍,导致追赃难或无赃可追。消费者投资前,要认真甄别相关企业的资质,不要被高额利息蒙蔽双眼,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孟山)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