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我市深入挖掘以非遗为主的河洛文化资源,在致力于非遗保护传承的基础上,通过“非遗+旅游”“非遗+文创”“非遗+研学”等跨界融合新模式,为非遗插上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金翅膀”,将非遗文化巧妙融入现代生活,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相关资料图)
编者按
争创国家级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区,是省委、省政府赋予洛阳的重任,也是洛阳“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日前,《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2021—2035)》正式出台,为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擘画了时间表、路线图。本报今起推出“聚焦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区”系列报道,解读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重要举措、生动实践等。敬请关注。
近年,我市深入挖掘以非遗为主的河洛文化资源,在致力于非遗保护传承的基础上,通过“非遗+旅游”“非遗+文创”“非遗+研学”等跨界融合新模式,为非遗插上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金翅膀”,将非遗文化巧妙融入现代生活,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游客在洛邑古城景区体验拓印技艺(资料图片)非遗进景区,旅游添活力
近日,在洛邑古城景区“汝阳刘”毛笔店内,“汝阳刘”毛笔传承人刘建国现场展示毛笔制作绝技,娴熟的手法与精湛的技艺引来不少游客的围观与叫好。
“以前,非遗传承只是手工技艺者一代一代之间的传承。如今,通过与景区结合,更多人可以参与到文化传承中来,也进一步提升了‘汝阳刘’的知名度。”刘建国说。
雕叶为画的左丘叶雕、笛箫漆艺坊的传统民俗乐器体验、六千剧院的河洛戏曲吟唱……走进洛邑古城景区,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非遗活态展示,满足了游客体验性、个性化、多样化需求。
如今,多项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汇聚于洛邑古城景区,吃、穿、用、玩应有尽有,让游客在认识非遗的同时,走近非遗背后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更为直观地感受河洛文化的魅力。
“洛邑古城景区已进驻20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现了‘用园区涵养非遗,以非遗浸润园区’的非遗旅游融合发展目标。”洛邑古城景区相关负责人说,非遗与旅游的融合让非遗焕发新的生命力,也赋予旅游业更多活力。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