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初冬时节,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洛阳医院伊滨院区建设项目上,严寒天气挡不住工地一片繁忙景象。按攻坚方案要求,参建单位正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尽快具备开诊条件,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健康服务。就在一个月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以下简称东直门医院)已有29名专家进驻洛阳,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北京的优质医疗资源。

西工区洛阳桥社区体育公园(资料图片)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持续用力,全方位改善人民生活

初冬时节,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洛阳医院伊滨院区建设项目上,严寒天气挡不住工地一片繁忙景象。按攻坚方案要求,参建单位正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尽快具备开诊条件,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健康服务。就在一个月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以下简称东直门医院)已有29名专家进驻洛阳,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北京的优质医疗资源。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持续用力,兜牢民生底线,增进民生福祉。

“近”享国家级医疗资源,群众更有“医”靠

近年来,我市在常态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推进中心城区医疗资源整合优化,组建城市医疗集团,加快建设中医骨伤科、呼吸、中医脑病等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积极引进一批优质医疗资源,打造城市医疗服务高地,以满足洛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当前,我市已构建起新型城乡医疗服务体系,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现全覆盖并高质量运行,分级诊疗格局基本形成。建成乡镇卫生院中医馆147个,使群众享受到公平、可及、便利的中医药服务。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始终坚持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先后恢复7家改制医院公益属性。公立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积极开展药品耗材集中采购,药品耗材价格大幅下降,群众就医负担有效减轻。

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182所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建设和服务能力达标,基层医疗服务人才队伍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建立起覆盖市县乡村的远程诊疗系统,已为基层患者提供诊疗服务60余万人次。

“一老一小”健康保障不断强化。我市先后被国家确定为医养结合、安宁疗护试点城市,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市级安宁疗护中心,在全省率先组建老年病医院、老年疾病防治中心,医养结合机构达到23家,床位4973张,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合作服务率达到100%。积极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截至今年11月底,全市托位数共有2.2万个,千人托位数达到2.82个。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