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在全国各地,有不少名为“淳化”的地方。在1300多年前的隋唐洛阳城内,也有一个名为“淳化”的里坊。它位于天街东侧第一列中部,是从南向北数的第三坊,即如今的洛龙区水磨社区一带。

在全国各地,有不少名为“淳化”的地方。在1300多年前的隋唐洛阳城内,也有一个名为“淳化”的里坊。它位于天街东侧第一列中部,是从南向北数的第三坊,即如今的洛龙区水磨社区一带。

“淳化”在古代常取“淳德教化”之意,宋太宗赵光义曾以此为年号,期盼营造一个美好高尚的道德社会。里坊的命名也采用同样的思路,无论是宁人、明教、宽政,还是宜人、淳风、淳化等,都带给人们和谐、祝福、光明、进取的感觉。市隋唐史学会会长王恺介绍,里坊之名,是城市居民日日相见的书面警示之语,日积月累的心底文化积淀,其社会宣教和文化普及作用不言而喻。

隋唐时期,天街两侧住了不少皇亲国戚,淳化坊里的这位颇具分量。他叫王仁皎,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岳父,位列祁国公。《旧唐书》记载:“王仁皎,玄宗王庶人父也。景龙中,官至长上果毅。玄宗即位,以后父,历将作大匠、太仆卿,迁开府仪同三司,封祁国公。”

李隆基的结发皇后名叫王菱,是王仁皎的长女。唐中宗景龙年间(公元707年至710年),王仁皎还只是个甘泉府的果毅都尉,只统领些许府兵,官职大概五品或六品。不知道他是不是有远见,看出了李隆基的潜力,将女儿嫁给了当时正处于落魄之际的临淄王李隆基。随后,他参加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发动的宫廷政变,诛杀韦皇后,拥戴李旦即位。这一系列操作,为李隆基被立为太子、日后执掌大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唐玄宗即位后,王仁皎一再升迁,最终“迁开府仪同三司”。开府仪同三司,是魏晋至元朝时,朝廷对有功大臣功劳的重赐,隋唐至元代时,它是文散官的最高官阶,为从一品。身为外戚的王仁皎是个明白人,虽然位列高官,但他从不干预朝政,倒是凭借地位忙着积累财富,因此生活十分奢侈。可以想见,当时位于淳化坊的王仁皎宅邸一定相当华丽。

“文献记载,王仁皎有个儿子王守一,是王菱的双胞胎哥哥,就住在与淳化坊隔一条天街的淳风坊。”王恺说,王守一不仅是唐玄宗的好朋友,还是唐睿宗李旦之女清阳公主的驸马,父子两人都是唐玄宗建立统治基业的得力助手。王仁皎69岁时去世,被追赠太尉、益州大都督。他的碑文由宰相苏颋(tǐng)和宋璟(jǐng)撰写,唐玄宗亲手题写。举行葬礼之日,唐玄宗登上禁苑的望春亭,目送灵柩起程。

淳风坊还住过一位唐代的河州刺史——冉寔(shí)。刺史,全称为“使持节某州军事某州刺史”,是唐代州级行政单位的最高长官,官阶大概在从四品到正三品之间。古代的河州即现在的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

作为一个偏远地区的地方官,冉寔为何能住在豪门遍地的天街附近?这得益于他的父亲冉仁才。文献记载,冉仁才是初唐时期的将领,文韬武略过人,为建立统一的唐帝国立下大功,还娶了唐高祖李渊的侄女,堪称唐王朝的“初代驸马”之一。如此说来,冉寔也是皇亲,在淳化坊有一席之地也属正常。(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智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