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陶瓷、古丈毛尖、桃江竹产业、永兴稀贵金属……在湖南,这些在市场上叫得响的“湘字号”,皆出身“城尾乡头”的县域。
(位于醴陵经开区内的中国陶瓷谷五彩缤纷,夜色撩人。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童迪 摄)
历经市场起落,坚守传承与创新,三湘县域经济版图上,特色产业加速壮大,涌现出一批“专精特新”企业,不仅在市场上大展身手,而且成为带动区域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生力军”“火车头”。
【资料图】
县域强,则全域强。县域经济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既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区域经济的基本单元、省域经济的坚实支撑,也是辐射带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所在,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落一子而活全盘。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经济,推进“一县一特”,建设“特色小镇”,出台专门政策和措施,完善基础和服务,加快补齐县域经济的短板。2022年,全省86个县(市)GDP超过2.6万亿元,较上年增长5%,占全省经济总量“半壁江山”。
“一县一特”,不断放大集群效应
发展县域经济,首先要找准主导产业。省里出台规划,各地选择县域范围内比较优势明显、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产业,培育打造产业集群。
醴陵被誉为“中国陶瓷之都”,陶瓷产业基础雄厚,形成了4000多个陶瓷品种、1500多个国家专利。近年来,醴陵做大做强陶瓷产业,促进县域经济阔步迈向“千亿时代”。
“陶瓷是醴陵的名片。”醴陵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陶瓷产业,市里聚焦新材料、新模式、新工艺,建设中国陶瓷谷,培育华鑫电瓷等国家及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2家,陶瓷产业集群迈上“快车道”。2022年,全市陶瓷产业实现产值约740亿元,其中电瓷占世界市场份额约30%。
像醴陵陶瓷一样,双峰农机远近闻名。县委、县政府着力打造农机产业,创建永丰农机特色小镇,带动3万多人就业。县域内集中60余家规模以上农机企业,去年产值突破80亿元。
在桃江,全县有100万亩竹林。立足资源优势,县里着力打造“百竹园”,开发40多个竹笋产品和60多个竹材品种,做好“点绿成金”的文章,带动16万农民增收致富。
作为知名茶乡,古丈县重点打造万亩茶叶精品示范园,带动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超20万亩。2022年,茶叶总产量1万余吨,实现总产值16亿余元,茶叶成为该县乡村振兴中贡献最大的产业。
临湘浮标、邵东打火机、祁阳白水纺织……特色产业中,诞生了诸多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助推县域进一步强起来、富起来、旺起来。
据相关统计,2022年,湖南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00亿元、500亿元、1000亿元的县(市)分别达52个、8个、3个,较2016年分别增加19个、4个、1个,县域经济实力持续增强。
(邵东市湖南东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工人将打火机模型装袋。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辜鹏博 摄)
做精做优,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赛迪2023中国县域经济百强榜单中,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市、醴陵市入围,分别位列第10位、19位、24位、70位。
百强县,并非简单以速度论英雄,而是以GDP大于600亿元、财政收入大于20亿元为门槛,综合衡量经济实力、增长潜力、富裕程度、绿色水平等指标评选出来。
在全省县域经济版图中,辰溪县令人眼前一亮。这个偏居大湘西一隅的山区县,依托湖南云箭集团,加快建设金属表面处理中心和孝坪产业园,以先进制造业为主,构建起金属铸造、金属加工、金属表面处理一条龙产业链。
2022年,辰溪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0.48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地方税收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为35.9%、28.05%、28.79%,在全省县域经济考核评价中总体排名第四。
过去,永兴县走“无中生有”的路子,从外地回收废渣提取以白银为主的稀贵金属,打造“中国银都”。如今,县里引导当地龙头企业,与13家上市企业“联姻”,加快产业升级。近3年,永兴每年消化来自全国各地数百万吨的工业“三废”,从中回收生产黄金7吨、白银2100吨、铋6500吨、铂族金属8吨、其他有色金属20万吨。
“做精产业,绿色发展,永兴找到了一条好路子。”永兴县发改局负责人说:打造稀贵金属的“永兴样板”,加速崛起千亿产业集群。
安化县做精“一片茶叶”, 引领10万茶农奔致富。从2009年世界茶业大会以来,县委、县政府聚焦黑茶产业,举全县之力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带动全县茶叶年加工量逾8万吨,去年实现综合产值238亿元。
湘南资兴市凭借东江湖的一湖好水,全面实施“旅游+”,升温“旅游热”;以一湖冷水发展“热”产业,建设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数字经济风生水起。2022年,资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保持全省十强,走出一条生态绿色发展之路。
(7月30日,扩建中的资兴市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正抓紧建设。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郭立亮 通讯员 朱孝荣 摄影报道)
省发改委介绍,我省县域承载能力明显提升。目前,湖南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县城老旧小区改造加快推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污水处理、防洪排涝等设施不断健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布局。
期待更多“百强县”
放眼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主要集中在东部,江苏、浙江、山东分别占23席、16席、13席。在中部,湖北以8席位居首位。
从湖南来看,4个全国百强县已是“老面孔”,近10年来再无新秀登场。全省上下,期待更多“百强县”。
与江苏、浙江等省份相比,我省县域经济总体实力不强,县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县域之间的规模差距悬殊,比如GDP总量最大的长沙县与最小的古丈县相差60.4倍。
“江苏、浙江县域经济强,主要是民营经济强。”省社科院副院长侯喜保认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湖南既要发挥政府“引导员”“服务员”的作用,更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全面引进社会资本。
目前,我省正全力推动湘商回归和返乡创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湘乡市持续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不断壮大化工、电力、电子信息、医疗器械等产业园,县域经济挺进全省十强,跻身全国制造业百强县(市)。
邵东市大力优化发展环境,筑巢引得雁归来。近3年,全市共有2.6万多人返乡创业,投身箱包、智能制造、新材料等行业,创办各类经营主体2.5万多家,其中投资上亿元的企业52家,带动逾10万人就业。
资兴市聚焦县域谋招商、促招商,构筑引资“强磁场”。去年,全市吸引了华润电力、广州耐普等一批大项目落户,投资总额逾100亿元,形成了县域经济发展的“资兴模式”。
省社科院专家分析,从经济实力、增长潜力、绿色水平等因素来看,邵东、湘乡、汨罗、湘潭县等县市发展势头较好,可望瞄准全国百强目标谋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