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龙乡汝阳中部,秦岭支脉向东延绵的最后一道山梁——大虎岭,横亘东西,将县域划分成山北、山南。山南属淮河流域,水归北汝河入淮,山北河川则汇流伊河,最终入黄。
(相关资料图)
在龙乡汝阳中部,秦岭支脉向东延绵的最后一道山梁——大虎岭,横亘东西,将县域划分成山北、山南。山南属淮河流域,水归北汝河入淮,山北河川则汇流伊河,最终入黄。
在大虎岭北麓的蔡店乡,有一条小河蜿蜒而过,有一个古村滨水而居,它们在源远流长的中国酒文化中的地位无可替代。这条河叫杜康河,这个村叫杜康村。
“古朴悠然的杜康河,又回来了!”夏日天朗气清,经过小流域“两清一护”治理的杜康河,在杜康村汇成一片清澈的浅水滩,映衬着飞檐翘角、白墙黛瓦的豫西民居。入眼的画面里,还有休闲的游客、洗衣的农妇、嬉戏的孩童,动静相宜,相得益彰。
杜康河,是自然之河,更是文化之河。它从大虎岭出山,流经杜康村时,两岸泉水汩汩而出、千年不息。早在黄帝时期,杜康便在此留下“空桑秽饭,酝以稷麦,以成醇醪,酒之始也”的美丽传说。自此以降,杜康河便“流入”醇香厚重的中国酒文化。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杜康河连带杜康村,空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并未展露出区别于其他乡村河流的特质,河道淤积、岸线侵占等问题随处可见。“可以说,杜康河的水环境、水生态都不足以与其水文化相匹配。”杜康村党支部副书记袁向锋说。
随着小流域“两清一护”治理的开展,杜康河作为示范段工程,与杜康村乡村振兴一体谋划、同步展开,着力提升水安全、水生态、水文化、水景观。
“拆违治乱是‘两清一护’必须啃下的‘硬骨头’。”袁向锋说。原来,河边布满违建,河道尽是荒芜。为了保安全、提形象,村里拆除杜康河沿线违建48处,小流域“两清一护”治理势如破竹。
清淤清障、生态护岸是基础工程。在提升行洪防洪能力的基础上,该村按照乡村运营的理念,在杜康河合理布设了泉水保护、拦水堰、湿地景观、堤路贯通等工程。
“一拆一治,杜康河彻底亮堂了。”袁向锋感慨道。未来,以杜康河为轴,两岸将打造民宿、酒肆、美食体验等业态,真正让杜康河成为幸福河。
与杜康河等山北水系相比,山南的北汝河水系更为发达。如今,前坪水库大坝下闸蓄水,蜿蜒的北汝河在坝前的群山之间,汇成万顷碧波。
“前坪水库的建设,结束了淮河上游无控制性大型水利工程的历史,将北汝河防洪标准由不足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汝阳县水利局局长张念伟坦陈道。随着大坝落成,北汝河干流从此安澜。以此为支撑,汝阳全面实施北汝河治理及其支流小流域“两清一护”治理,整体提高流域防洪水平。
来到马兰河、板棚河、斜纹河等北汝河支流,原来荒芜杂乱的河道修葺一新、平整开阔,让沿岸乡亲的心里格外安稳、踏实。置身北汝河下游县城段,又是另一番景象。在这里,清清的河水,映衬着湛蓝的天,滨水绿道串联起湿地景观,映照着楼房林立的城镇,一幅城水相依、水绿相融、人水和谐的美好画卷徐徐展开。
“当前即将进入主汛期,汝阳全域10条河流小流域‘两清一护’治理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汝阳县委负责同志表示,治水兴水,久久为功。下一步,该县将把巩固小流域“两清一护”治理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城市提质结合起来,力保水安全、水生态,融入水文化、水景观,真正让遍布城乡的河流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白云飞 实习生 宋晓艳 通讯员 洛水利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