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年来,威海市大力实施知识产权强区战略,构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体系,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全市共完成专利权质押登记346项,同比增长79.2%,质押金额达43.45亿元,同比增长78.6%,质押发明292件,同比增长57.8%。
深挖创新潜能,激发创造活力
一方面开展专利质量提升工程。遴选114件优秀专利项目建立高价值专利培育库,4个项目获得第23届中国专利奖,4个项目获得第四届山东省专利奖。获批省专利技术转移转化专项计划4项,省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1个、省级专利导航项目3个。截至目前,新增授权发明专利1122件,拥有发明专利5108件,每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7.57件,获得省高价值专利综合奖补资金1610万元,居全省第1位(全省共计1亿元)。另一方面发挥知识产权专项资金激励作用。在加大本级财政资金投入的同时,积极申报上级试点示范项目,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支持,针对不同创新项目参与主体不同制定专项分配方案,靶向施策。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政策供给体系,充分发动知识产权创造、转化全链条实施主体积极性,整合资源优势,促进创新要素流动,加速实现知识产权量质齐升。全市82家企业通过线上申报获得省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贴息1181.79万元,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助力企业抗击疫情恢复生产。项目带动专利产品新增产值25亿多元,新增就业910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提升运用效能,促进转化实施
一方面深层次提升知识产权运用效能。积极推进政银企对接,全力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采取“部门+银行+企业+服务机构”四方协同机制,将知识产权由“知产”变“资产”,有效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持续提升知识产权运用规模和质量,实现“产业链、创新链、专利链”深度耦合。另一方面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企行动。依托产业集聚优势和资源优势,发挥“省专利技术转移转化试点”带动作用,组建知识产权联盟、构建“专利池”,不断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专利成果转化实施,走出一条支持企业实施转化专利技术、培育自主商标品牌、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健全保护体系,延伸维权范围
一是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发挥市场监管行政保护优势,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与市场监管工作深度融合;深化跨部门跨区域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市场监督管理局与检察院、公安局协调联动,建立和完善行刑衔接、行政与司法衔接机制,凝聚知识产权保护的强大合力。二是加强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探索构建“1+N+N”海外维权援助体系,获批设立首批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山东分中心地方工作站,依托专利代理机构建立欧、美、日、韩4家海外维权援助温馨驿站,国内率先组织编制发布《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下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指引》(试行)和《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注册海牙协定操作指引》(试行),提供维权援助案件4件。社会共治持续推进,威海市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委员会录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手册》示例案例。累计调解案件502件,成功396起,成功率达到78.88%。畅通跨省联动对接协作互助,威海市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委员会与上海浦东新区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同调解案件6件,成功2件。三是全面升级自办管理平台。引导高校、企业、机构自办或合办知识产权运营管理平台,打通信息堵点,赋能创新转化,健全咨询、代理、交易等全链条知识产权运营管理和服务体系。将国家、省关于促进专利转化相关政策落地落实,助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通过“补链、延链、强链”,进一步强供给、促需求、优服务。目前已建立知识产权运营管理平台2个,向企业定点推送专利信息1500余条,完成企业知识产权托管交易3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