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觉得,老师像园丁,辛勤耕耘,才有姹紫嫣红的满园春色。洛阳理工学院教师邓世太则认为,老师如钥匙,打开学生的心锁;老师如灯塔,指引学生前行。
李光普(右)和邓世太合影很多人觉得,老师像园丁,辛勤耕耘,才有姹紫嫣红的满园春色。洛阳理工学院教师邓世太则认为,老师如钥匙,打开学生的心锁;老师如灯塔,指引学生前行。
在邓世太的书架上,放着一本旧书——《普希金抒情诗集》,该书由著名诗人、翻译家查良铮先生翻译,平明出版社1955年出版,国光印书局印刷。
经过岁月的侵蚀,这本诗集的纸张早已泛黄,但只要看见那典雅的装帧,抚摸其质朴的封面,邓世太就会想起一段难忘的岁月,想起一位改变他人生航向的老师。
他生病了,老师专门为他熬大米稀饭
邓世太1963年10月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泼陂河镇邓围孜村。1981年,他参加高考,被当时的洛阳建材工业学校录取。从偏僻的农村,来到历史文化厚重的十三朝古都,邓世太的兴奋劲儿还没过去,生活的烦恼便接踵而至。
一是不适应气候。光山县处于南北气候分界线上,空气温润,而洛阳气候干燥,不喝水经常会感到喉咙干。来洛阳没几天,邓世太就开始流鼻血,浑身酸软无力,走路时像踩棉花。
二是不适应饮食。天天吃面食,让原本一天3顿吃米饭的邓世太很不习惯,用他的话说就是“发糕看在眼里是黄的,拿到手里是硬的,进到喉咙里是涩的,吃到胃里是撑的,同样是金黄色的玉米糁儿,喝到嘴里到处跑,过不了几天,胃里直泛酸水”。
就这样不到1个月,邓世太就病倒了。班主任李光普老师得知情况后,赶忙到宿舍探望他。听邓世太说想吃大米稀饭和咸菜,李光普老师专门跑到粮店,用自己的粮票买来大米,用铝锅熬好,端到邓世太床前。
看到大米稀饭,邓世太就像看到了天下最好吃的美食,很快就喝完了一大盆,舒舒服服出了一身汗。李光普老师熬的大米稀饭,黏稠得可以用筷子挑起来吃,配上咸萝卜干、酸豆角,好吃又开胃。
在李光普老师的精心照料下,邓世太的病逐渐好了,过了大概3个月,他的肠胃慢慢习惯了面食。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