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要求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要求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非遗是旅游的优质资源,旅游是传播非遗的重要渠道,近年,洛阳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非遗与旅游的融合,不仅增强了游客的文化体验,也为非遗“活”起来开辟了新路径。

汝阳刘的毛笔制作绝技、雕叶为画的左丘叶雕、笛箫漆艺坊的传统民俗乐器体验……近日,在洛邑古城景区,不少身着汉服的游客穿梭于古香古色的街巷,赏非遗、品文化。

“景区已进驻20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现了‘用园区涵养非遗,以非遗浸润园区’的非遗旅游融合发展目标。”洛邑古城景区相关负责人说,非遗项目入驻景区,不仅为景区增添了活力,也让更多传承人既能发扬光大手艺又有经济收益,实现了非遗的活态传承。

初春时节,走进洛宁县罗岭乡花树凹村,以陶缸、三彩为基础的创意作品随处可见,俨然一副乡村艺术公园的模样。

这里曾是缺水少电、行路艰难的偏远山村。2015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馆长郭爱和带领团队来到这里,依托三彩釉画烧制技艺等非遗项目,创作釉画、陶碗等艺术作品,与村里的老建筑、老物件相融合,并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让这个小山村成为三彩艺术点缀的3A级景区“洛阳三彩国际陶艺村”。

“非遗走进生活,才拥有更强大的生命力。”郭爱和说,非遗保护与传承,是以当代生产生活为中心的文化实践,让非遗通过再现、再造、再生,走进现代生活,融入现代旅游,才能真正实现保护的价值。

[1] [2] 下一页 尾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