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二里头遗址的手工业活动比较丰富,除以往发现的铸铜、绿松石器作坊等,这两年,我们在遗址西北部还发现了可能与漆器加工有关的遗存。”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赵海涛介绍,考古人员在二里头遗址发掘出土800多片外表、断茬带有红漆的陶片。

资料图

“二里头遗址的手工业活动比较丰富,除以往发现的铸铜、绿松石器作坊等,这两年,我们在遗址西北部还发现了可能与漆器加工有关的遗存。”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赵海涛介绍,考古人员在二里头遗址发掘出土800多片外表、断茬带有红漆的陶片。

我国是最早认识漆并能将漆调成颜色用作装饰之用的国家。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中,考古工作者就发现了一只木胎红色漆碗。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一般称为“漆器”。从新时期时代历经夏商周直至明清时期,我国的漆器工艺不断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甚至辐射影响了周边的日本等国家。

“二里头遗址出土了较多漆器,但尚未发现与漆器有关的手工业作坊遗址。”赵海涛介绍,近期发现的带漆陶片为以往历年发掘出土带漆陶片总量的近20倍以上,仅其中一个灰坑即出土了近200片,实属罕见。这些带漆陶片多为陶盆残片,可能为盛装漆液的容器,说明这里可能存在制漆作坊,或是探索制漆作坊的重要区域。

同时,二里头遗址还首次发现了较丰富的制陶遗存,涉及制陶工艺中的多个流程。赵海涛介绍,这些制陶遗存位于遗址内祭祀区以西、遗址西北部,面积较大且内容较丰富,包括陶窑、存泥坑、泥坯、烧土、炉渣、变形陶器、大量碎陶片以及陶垫、修整工具等。

在二里头遗址宫城区的西南角,考古人员发现了近百平方米的骨、角器加工作坊,这里表面散落大量骨、角质遗物,有动物肢骨、肋骨、牛角、鹿角等。而且,骨、角质遗物中有不少存在砸击、切割、磨制的痕迹,有原料、半成品和废料,有锥、镞、簪等成品,包括了骨、角器加工过程中多个环节的遗物。考古人员初步推测,这里是二里头文化晚期一处加工骨器、角器的作坊。

赵海涛说,这些是手工业考古和城市布局研究的重要突破,为研究二里头王都的城市布局、规划理念,以及手工业加工的技术、流程、组织、性质等问题提供了重要资料。(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智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