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我们头顶蓝天,脚踏大地。一手托着飞行员的生命,一手托起祖国的战鹰。我骄傲,我们是航空机务兵……”这是今年71岁的聂建军的原创文章《机务兵之歌》中的内容,朴实、真挚的语句引起不少战友共鸣。近日,记者应约来串门,听他讲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生活中的聂建军“我们头顶蓝天,脚踏大地
一手托着飞行员的生命,一手托起祖国的战鹰
我骄傲,我们是航空机务兵……”
这是今年71岁的聂建军的原创文章《机务兵之歌》中的内容,朴实、真挚的语句引起不少战友共鸣。近日,记者应约来串门,听他讲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当上机务兵:他守护战鹰十六载
聂建军是土生土长的洛阳人。他从小爱看书,童年最喜欢的一本读物是《科学家谈21世纪》。“书上提到飞机,让我对蓝天充满憧憬,甚至会掰着指头算,当自己跨进21世纪时年龄多大?是不是就能坐上飞机了?”他说。
时间拉回到1970年。18岁的聂建军参军,进入空军驻四川某航空学校,成为一名光荣的机务兵。“我感觉自己距离蓝天梦更近了一步。”他说,机务兵通俗来说即空军地勤,主要职责是维护和修理飞机。当时,他和多数新兵一样,别说坐飞机了,甚至连飞机都未曾近距离接触过。飞机维修属于庞大的系统工程,分为机械专业、无线电专业、特设专业、军械专业等,聂建军主要从事特设专业,涉及飞机的电源系统、电动操纵系统、飞机照明及信号系统等方面,成为一名机务兵需要经过严格的理论与实践学习。
“一手托着飞行员的生命,一手托起祖国的战鹰”是对机务兵的真实写照。或许多数人看到的是风光的飞行员,其实背后少不了机务兵的默默守护。“酷暑时节,机身表面温度甚至超70℃,我们在这种环境下工作不到10分钟衣服就浸透了;冬天不管多冷,只要接到飞行任务,凌晨四五点到岗也是常有的事儿,只为做好一切飞行前准备。”聂建军说,每次飞行结束,机务兵还需要上前进行一系列检查,时常忙至深夜以确保下一次飞行安全。
“机务兵很辛苦,但我又很幸运。”聂建军说,截至1986年转业,他经历了我国螺旋桨式飞机到喷气式飞机的过渡阶段,见证了祖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其间,他维护过两型初级教练机、一型歼击教练机、两型轰炸教练机,这在机务兵中也是少有的经历。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