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徐女士在微信朋友圈晒娃,6个月大的胖娃娃在“坐笸(pǒ)”里手舞足蹈,惹人喜爱。这个“坐笸”,至今已有74年,据说有百十个娃娃都坐过它。

徐女士的孩子坐的“坐笸”,百十个娃娃都坐过

近日,市民徐女士在微信朋友圈晒娃,6个月大的胖娃娃在“坐笸(pǒ)”里手舞足蹈,惹人喜爱。这个“坐笸”,至今已有74年,据说有百十个娃娃都坐过它。

父亲是个老木匠 亲手制作俩“坐笸”


【资料图】

“我的父亲是村里有名的木匠,这个‘坐笸’就是他做的。”见到记者,徐女士的妈妈、今年68岁的杨荣芹开门见山地说。

杨荣芹是土生土长的洛阳人,家中兄弟姐妹5人,她排行第三。1949年,她的大哥出生,当年7月,父亲制作了这个矮“坐笸”,次年又制作了一个较高的。此后,不仅他们兄弟姐妹5人轮番享用,家里的下一代子女也挨个坐了,就连街坊邻居谁家添了新丁,也来预约“坐笸”。后来,其中一个较高的“坐笸”在相互传借中不慎丢失,这个矮的在岁月流转中保留了下来。在杨荣芹的印象里,这个“坐笸”几乎没有闲下来的时候,服务过的娃娃少说有百十个。

年轻人或许对“坐笸”没有印象,可在杨荣芹眼里,“坐笸”是当年妈妈们解放双手的“带娃神器”。目前的这个“坐笸”,长、高约50厘米,宽约30厘米,以硬木所制,榫卯相扣,全身没有一颗铁钉,前有桌板、扶手,后有靠背,两侧有护栏,设计虽简单,但功能齐全。

“早年间,妇女要纺花织布,还要下地干活,孩子三四个月大时就放到‘坐笸’里,能用到一岁多。”杨荣芹说,育有两儿一女的她遇到农事繁忙,就把“坐笸”搬到田间地头。

母亲嘱咐“不能丢”她把父亲做的嫁妆也保留

“这个‘坐笸’要爱惜,不能丢。”杨荣芹说,她母亲生前嘱咐,无论外借给谁,都要呵护这个“坐笸”。

杨荣芹说,在老家,街坊邻居来串个门,谁要是不经意坐到‘坐笸’上,母亲必然上前提醒,担心损坏。谨记母亲嘱咐,近年“坐笸”偶尔闲置时,她总要擦拭一番,然后用布包起,放到储藏间精心保存。

这个“坐笸”是杨荣芹童年时光的印记,是父辈的心血,更是年华的见证。其实不只是“坐笸”,父亲的匠心之作杨荣芹都悉心保存。

“你瞧,这是当年我结婚时父亲做的嫁妆,至今有45年了。”杨荣芹说,1978年她结婚时,父亲亲自为她定做了一套家具作为陪嫁,有沙发、桌椅、茶几等。“当年在村里,有这样的嫁妆,大家是很羡慕的。”她说,这些家具凝结着父亲的心血,也是她成家立业的根基。

后来历经数次搬家,尽管空间有限,但“坐笸”、木椅、衣柜等物品,杨荣芹无论如何也不舍得丢弃。记者看到,她家餐厅里的一对木椅虽有斑驳但厚实耐用,卧室的衣柜依旧挺立如新,轻敲几下,声音清脆。

是独家记忆也是大众情怀 家人希望代代传

老物件,承载着人们的记忆,也是那个年代的大众情怀。如今,每当看到“坐笸”和这些老家具,杨荣芹和兄弟姐妹们总能忆起父母艰苦奋斗的岁月。

父亲画图纸、做榫眼儿,母亲见到废旧的木条、木块等就捡起来收在床底下……杨荣芹说,父母用勤劳的双手支撑起了这个家。1985年,年仅58岁的父亲突发心梗离世,发病前仍在做木工活。后来,母亲含泪将未完成的家具送给亲戚们,把床底下的废旧木料扔了、烧了,嘴里念叨着用不上了。10年后,母亲去世,父亲的木工手艺就彻底失传了。

手艺失传,但记忆犹在。如今,杨荣芹的兄弟姐妹们安居乐业,家族人丁兴旺,他们把老物件背后的故事讲给下一代听。“现在‘坐笸’是我的小外孙在用。过不了几年,大孙子结婚生子,他的孩子还能用上。”说到这儿,杨荣芹露出微笑,她说,尽管“坐笸”如今被各种各样的婴儿车所替代,但她希望父辈们的智慧和精神能被子孙传承下去。(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谢娜娜 文/图)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