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服、水靴、长筒袜、氧气面罩、应急灯、头盔、背夹板……大年初八早上7点30分,在招金矿业有限公司大尹格庄金矿,记者跟随带班领导、大尹格庄金矿矿长段磊乘坐副井罐笼下降到700米深的矿井中,而此时,在入口处的LED屏显示,井下已经有212名作业人员。

在很多人的眼里,淘金可是个力气活,掘进、运输、破碎、选矿……而在中国黄金生产十大矿山之一的大尹格庄金矿,通过自动化设备和远程操控,“淘金”也变得越来越绿色智能了。

28岁的李文超是采矿车间中深孔操作工。深孔操作,用李文超的话说,就好比串糖葫芦,通过打孔穿桩,把矿石像糖葫芦般串在一起,提高矿体的稳定性。每天早上8点下井前,李文超都要先参加半个小时的班前会,其中雷打不动的内容就是安全教育。下井后,他要先对钻孔机进行维护保养,然后根据班前会布置的工作任务到达指定作业现场。排查安全隐患、喷洒粉尘、确认支撑、实施布孔。“布孔的数量需要根据作业面的大小来决定。布孔期间主操作手负责在车上进行操作设备,跟车工根据作业情况负责装、卸钻杆工作。顺利的话,每天能布35多个孔,也就是串35个糖葫芦”,李文超笑着说。

46岁的初海先是水泵房巡检人员,他的工作岗位是位于井下496米的水泵房。水泵房就好比矿井系统中的肾脏部分,将不需要的水排出矿井。检查防水门、检查水泵盘根、观察吸水井水位、检查真空管、观察水泵上水量、电流、温度……由于全智能化操作,整个500多平米的泵房,几十套设备,初海先一个人就能熟练的操作。

在两条巷道的交汇处,随着“滴滴”的长鸣声,35岁的刘福明开着运输矿石的自卸车停在了巷道口,按照安全生产规定,每次经过巷道的交汇处,他除了要停车鸣笛外,还要下车观察往来车辆和人员情况。确认安全后,他会把8个满载矿石的矿车通过卸载站卸载至破碎站等待破碎。

在矿井的智慧大脑调度中心,39岁的战良和30岁刘俊兰正通过碎石机集控中心远程操作作业。两人紧盯着电脑屏幕,根据现场电机车或者卡车的运货情况及时远程控制相对应的溜井设备进行破碎工作。战良说:“我们要随时关注设备运行参数的变化和现场人员的流动,在作业区域采用纯机器破碎,如果屏幕显示故障或者作业区域有人员走动时,就要及时停机检查排除故障。”

调度中心主任刘勇介绍说:大尹格庄金矿从井下采矿到选矿全流程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在此基础上围绕矿山行业的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技术等关键环节进行技术融合、创新、应用。集成应用各类传感感知、自动控制、智能决策等技术,对矿山信息化、工业自动化深度融合,能够完成矿山企业所需信息的准确适时采集、高可靠网络化传输、规范化信息集成、能为各类决策提供智能决策依据,使整个矿山具有自我学习、分析和决策能力。建设中的尾砂综合利用项目,通过对选矿尾砂进行进一步处理,使其达到充填、建筑材料、装饰材料等使用标准,进一步再利用,最终实现无尾矿绿色矿山。

下午4点,结束了一天巡查的段磊升井,微信步数显示,这一天他在几百米深的井下走了2.3万步。段磊笑着说:“穿着水靴在凹凸不平的巷道中走路很练脚力。”

这样在井下带班全天的日子段磊每个月要重复十余次。他说:“我们必须要严格执行领导下井带班制度,领导下井,最起码能及时了解井下的实际情况,一旦发现隐患,可以立刻解决。” (YMG全媒体记者 殷新 通讯员 董丹迪 摄影报道)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