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韶关市政府关于促进商贸物流高质量发展的“14条”对外发布。韶关物流行业协会会长郑晓生用“振奋人心”一词表达了行业呼声。
获批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在韶关设立数据中心集群;丹霞机场正式建成通航;厦昆高铁韶关至龙川段项目正欲启动……韶关商贸物流产业正面临高质量发展的“天时地利”之机遇。
《关于促进我市商贸物流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5年,将把韶关打造成为高效联通粤港澳大湾区与内地,“南货北运”“北货南运”的区域性商贸物流枢纽节点城市。
重点打造多式联运枢纽
独特的区位优势使韶关成为枢纽节点的不二之选。作为广东的“北大门”,地处湘南经济圈、赣南经济圈、粤港澳大湾区叠交渗透地带的中心位置,韶关的商贸物流产业前景广阔。据不完全统计,在这个三角形区域内拥有超1亿人口,超10万亿经济体量。
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统筹规划下,韶关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成为便捷通达省内外的黄金通道,为商贸物流产业高质量“飞升”奠定了刚性基础。据统计,粤港澳大湾区约七成货物通过韶关流入内地。
截至目前,韶关市已建成高速公路8条,形成纵横交错的高速路网;建成“两横两纵”铁路网;拥有内河与北江两条航道。丹霞机场的建成通航,为立体交通运输体系补上了最后一块拼图;韶关还是省内山区市口岸种类最全的地市,目前拥有铁路、公路、水路口岸共5个。
为积极推进空港物流园、韶关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多式联运物流枢纽项目,构建衔接顺畅、运转高效、绿色低碳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市商务局会同有关单位着力破解项目建设难题,在《意见》中明确提出:凡符合条件的超过10亿元的产业项目,项目用地可采用50年出让年期及最低出让起始价;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采用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灵活供地方式,直截了当降低物流使用土地成本。
《意见》还对多式联运方式实行明码奖励。对通过“铁海联运”方式办理运输业务的企业按标箱个数给予奖补;对在丹霞机场新开通货运航线的符合条件的公司给予一次性奖励50万元等等。
完善城乡高效智慧配送
去年韶关快递投递量为1.7亿件,按人口300万计,平均每人每周约收取1件。20年间,快递行业发展迅猛,已成为群众生活的必需品。目前,韶关有28个中、外快递品牌企业,快递服务网点632个,乡镇快递服务覆盖率100%,全行业从业人员 4000多人。
然而,要想打造成为联通湾区与内地,“南货北运”“北货南运”的区域性商贸物流枢纽节点城市,韶关还需要至少一两家省级、跨省级分拨分拣中心的支撑。为了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快递总部企业来韶关建设省级以上中心,《意见》抛出“予以单个项目3年累计不超过300万元奖励”的橄榄枝。
为解决快递行业的困难和不足,市邮政管理局全面推动提升“快递进村”水平,推动加强末端基础设施建设,协同推进快递服务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建设。
据统计,2021年,仅“韶货出关”项目共收寄贡柑、三华李、鹰嘴桃、油桃、杨梅、枇杷、兰花、马蹄、干货等农特产品238.3万件,配送量为10958.8吨,寄递收入3710.3万元,同时为农民增收10564.41万元,取得了双赢。
下一步,为继续推进城乡高效配送体系建设,完善市县镇村四级物流配送体系,《意见》将对不同等级站点给予30万元以下至1000元不等的奖励。同时,强调优化干线运输与城乡配送衔接方式,积极发展共同配送,促进交通、邮政、供销、快递等资源开放共享,打造智慧、绿色低碳物流配送体系,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大力推进冷链物流发展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投入大、运营贵、回报低、易折旧,特别是田头预冷设施,鲜有企业愿意参与投资,不利于农产品保鲜、高效高质流通。
目前该市拥有各类型冷库共277个,总容量约25.77万m³,但公共型冷库仅10个,且分布不均,超过七成集中在浈江、曲江辖区范围内。除此以外,市场化程度和专业化服务水平较低,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少,大多数生鲜产品的储存和运输由生产商或经销商自行完成。这离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枢纽节点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
近年来,该市积极布局冷链项目,先后引进雪印、亚北、天韶等大型冷链物流企业,逐步打通韶关与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供应、流通渠道,因地制宜布局建设冷链物流设施,实现本市域冷链服务全覆盖。
重点依托雪印粤北现代农产品冷链流通基地、广东亚北农副产品冷链物流基地、华南农产品交易中心、新供销天韶农产品冷链物流基地等项目,完善市级农村物流基地服务网络体系……
目前,天韶冷链物流园二期即将完工,上述部分县(市)项目配套工程已启动。建成后,该市冷链物流网有望进一步完善,贯通产地预冷、冷链运输、销区冷储、冷链配送等环节,推进农产品出村进城,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意见》还倡导冷链物流企业建立智能监控系统,鼓励企业接入广东省冷链物流监控平台,实现冷链配送全程监控溯源,为企业指明了科学发展的方向。(科技日报记者 龙跃梅 通讯员 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