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五一”,洛阳观赏牡丹陆续凋谢。此时,北京香山脚下,国家植物园正举行一场牡丹科技文化展。

刘政安博士与新品种牡丹合影(受访者供图)

临近“五一”,洛阳观赏牡丹陆续凋谢。此时,北京香山脚下,国家植物园正举行一场牡丹科技文化展。您知道吗,在国家植物园的牡丹专类园中,有约三成的牡丹品种拥有洛阳牡丹的“血统”,而且领衔牡丹科研栽培与选育课题组的研究员是咱洛阳人刘政安。

今年4月18日,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正式揭牌,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园)和北京市植物园(北园)的整合扩容,掀开了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的新篇章。在规划中,园区专门为牡丹设立了专类园,并以此为依托开展牡丹栽培与选育研究。

与普通的植物园、公园不同,国家植物园的重要功能是植物迁地保护和科学研究。目前,国家植物园牡丹专类园及资源圃保育了国内所有野生牡丹种群和上千个牡丹品种。

“洛阳是牡丹的故乡。在牡丹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中,也必然绕不开洛阳。”国家植物园研究员刘政安博士说,牡丹原产于中国,9个野生品种中有4个生于洛阳及周边地区。

隋唐盛世,洛阳人把野生牡丹引入庭院栽培,创造了天然的杂交机会,成为牡丹五彩缤纷的肇始。时至今日,洛阳牡丹已传入日本及欧美诸国。经过人工定向杂交、选育栽培,牡丹家族已经拥有了约2000个品种。

[1] [2] 下一页 尾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