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14日,在二里头遗址宫城区西侧,考古工作正有序推进。“从2020年秋季至今,我们在这里发现了向北延伸的200多米道路,还有宫城北侧道路上的门道、宫城以西区域围墙的东南拐角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赵海涛介绍,这意味着二里头都城可能不止此前考古发现的“九宫格”布局,而是由更多的“网格”组成。

14日,在二里头遗址宫城区西侧,考古工作正有序推进。“从2020年秋季至今,我们在这里发现了向北延伸的200多米道路,还有宫城北侧道路上的门道、宫城以西区域围墙的东南拐角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赵海涛介绍,这意味着二里头都城可能不止此前考古发现的“九宫格”布局,而是由更多的“网格”组成。

新发现的这200余米道路,宽约16米,大概相当于我们现在的4条车道。然而,这还不是最宽的,宫殿区外围的道路最宽能达到20米左右。二里头遗址至今发掘了5万多平方米,仅仅发现了两段间距1米宽的双轮车辙的痕迹,说明当时双轮车的数量非常少。很显然,铺设这么宽的道路并不仅仅是为了通行需要,赵海涛推测,它们还有更重要的功能——实现分区布局。

结合60多年的考古研究,考古专家已确认,二里头都城主要是通过主干道路划分出规整的功能区,用两纵两横四条道路搭成一个“井”字形框架。在这个“九宫格”的布局中,祭祀区、宫殿区和官营作坊区,这三个最重要的区域恰好在中路,宫殿区位居中心,重要遗存拱卫在宫殿区的周围。这完全符合《管子》中所说,“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的都城规划原则。“根据近年的新发现,我们认为二里头都城极可能是以纵横交错的道路和围墙分隔形成多个网格。”赵海涛进一步解释说,都城内的每个网格属于不同的家族,极可能已出现了家族式分区而居、区外设墙、居葬合一的布局。

考古人员发现,二里头建都之初就出现了搭成“井”字形的四条道路,一直到政权被推翻,这些道路系统才被破坏。这样严谨、清晰、规整的规划布局,说明当时的社会结构层次明显、等级有序,统治格局秩序井然,暗示存在成熟发达的统治制度和模式。赵海涛认为,这是进入王朝国家的最重要标志,可能也是“井井有条”“井然有序”这些成语的源头。

考古学界认为,二里头遗址近年的考古新发现进一步揭示了多网格式的结构布局,为研究夏朝的规划思想、礼仪制度、统治制度提供了重要资料,是探讨早期国家都城制度、手工业与社会经济、礼仪与丧葬制度等问题的重要线索。(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智慧)(图片为资料图)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