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国企业的管理实践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威权型领导是一种典型的植根于传统文化的领导风格。

中国企业的管理实践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威权型领导是一种典型的植根于传统文化的领导风格。威权型领导的文化根基之一乃是儒家的伦理秩序观,包含等级与服从的内涵,传统管理实践中确实呈现出较高的权力距离,但是随着社会观念的变迁,这一文化根基已被削弱,特别是,当持有尊重与平等价值观的新生代员工成为职场的主力军,威权型领导方式遭到了进一步的挑战。

儒家的等级秩序观为企业管理者的权威合法性提供了依据,但等级秩序不仅支持了上位者的权威,也规定了其责任,儒家早期思想认为上下位者之间的角色关系应具有相互性,理想的社会关系表现为“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但历史上政治化的儒家思想将上位者的权威推向了绝对,忽略了上位者的义务,每谈及威权型领导,只有对下属的要求,没有对自身责任的描绘,目前,有必要重新思考镶嵌在角色关系间的上对下的责任和义务,例如教诲、规劝、督促、指正等内涵,这些与现代管理中任务监控、工作指导的内容相契合,其实威权型领导的原始内涵对此有所涉及,但着墨不多,这些积极面长期未得彰显,威权型领导风格未来的演进需要朝这些方向努力。

以往对威权型领导文化根源的追溯并未提及中国传统哲学最本源的道家思想,我们期望引入道家思想重塑威权型管理,根据道家阴阳哲学,管理者应避免专断及愤怒,集权和控制都应考虑适度原则。面对不畏权威的新生代员工,管理者开始运用道家阴阳思维指导他们的管理实践,有权威但不专断,有惩罚但未必要愤怒训斥,威权型领导亦可展现谆谆教诲、殷切期盼。

总之,儒家伦理秩序观为威权型领导风格的职位权威提供了土壤,但只具有职位权威是不深刻的,道家阴阳哲学则为威权型领导风格的柔化提供了依据,只有取长补短,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提高领导方式方法的有效性,促进团队和谐发展。(河南工业大学 贾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