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最近,在孟津区常袋镇洛阳鸿元轴承科技有限公司新建厂区,刚刚完工的企业展厅,迎来了一位特殊的“乔迁者”——一台1960年产的德国转台平面磨床。
1960年产的德国转台平面磨床
最近,在孟津区常袋镇洛阳鸿元轴承科技有限公司新建厂区,刚刚完工的企业展厅,迎来了一位特殊的“乔迁者”——一台1960年产的德国转台平面磨床。
“至今已经‘63岁’。我们能成为高精度轴承‘隐形冠军’,它是‘老功臣’。”看着眼前锈迹斑斑的老磨床,企业董事长周树洲的目光变得温柔。
对于平均使用寿命20年的磨床而言,眼前的磨床是不折不扣的“高寿”了。依靠它,洛阳轴承打破进口垄断,迎来了一段高光时刻。这背后,究竟是怎样的故事?
结缘磨床 源于“国产化”情怀
记者在现场看到,磨床白色标志牌上,写着“Glauchau”的德文字样。单词译成中文,就是德国东南部城市格劳豪,显示着它的“出身不凡”。
在全球磨床业中,素有“世界磨床看德国”的说法。与这台德国磨床结缘,源于创业之初周树洲对高端精密轴承“国产替代”的坚持。
轴承,被誉为装备制造的“心脏”,高端精密轴承更是被视为“制造业王冠上的明珠”。没有它,工业机器人、机床就会停摆。然而,由于不掌握核心技术,国内高端精密轴承一度被欧美日等行业巨头所把持。比如,在高精度机床领域应用广泛的YRT转台轴承,在2007年前基本上被德国舍弗勒公司垄断。
曾在国企工作的周树洲,总有种“国产替代”的情怀,希望关键零部件不被“卡脖子”。“我刚刚下海创业那会儿,就想做些别人没做过的产品,毅然选择了高精度轴承。”周树洲说。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