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实到外资225.51亿美元,同比增长11.5%,再创历史新高;北京实际利用外资超150亿美元;广东全省实际利用外资超1800亿元;四川吸引外资同比增长31.99%,居中西部第一……近期,一些地方相继公布了2021年引资成绩单,数据亮眼,令人振奋。
2021年引资成绩单亮眼
“十四五”开局之年,多地吸引外资成绩斐然,展现出中国在疫情挑战下所迸发出的巨大经济活力。
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城市,2021年上海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利用外资主要指标均呈两位数增长,新设外资企业6708家,同比增长16.6%;吸引合同外资603.91亿美元,同比增长16.9%。
“尤其商务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引领增长,以投资性公司、地区总部、股权投资项目为主的商务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76.04亿美元,同比增长38%。以信息服务、研发和技术服务为主的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65.69亿美元,同比增长11%。”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诸旖在日前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通气会上介绍道。
作为中国首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北京引资“强磁场”效应持续释放。据北京市市长陈吉宁介绍,2021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超150亿美元,新设外资企业增长超过50%。
作为中西部内陆省份的四川也加快开放步伐,为外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四川已从开放的“末梢”成为“前沿”。
据商务部统计,2021年四川省外商直接投资33.61亿美元,同比增长31.99%,按美元计价增速高于全国11.82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十、中西部第一。其中,重大项目支撑作用凸显。美国雅保眉山新时代锂电池材料工厂项目等23个重大外资项目外商直接投资26.38亿美元,占全省比重的79.83%。其中,美国芯源成都公司亚太总部项目等14个项目外商直接投资超5000万美元。
作为GDP大省的广东,过去一年,重大外资项目加速落地,全省实际利用外资超1800亿元,全年预计全省到位资金1亿美元以上项目超62个。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广东创新举办跨国公司投资广东“十四五”座谈会、跨国公司投资年会,签约项目总投资超4000亿元。签约项目投资来源地遍布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赵蓓文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高质量引资项目的落地开花是中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成果体现。这背后既有中国在有效防控疫情背景下率先复工复产带来的经济支撑,也得益于各地重视招商引资工作,不断健全外商投资服务机制,扎实推进外商投资“放管服”改革,深入贯彻落实外商投资法及其配套法规。
2022年稳外资有实招
在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背景下,各地商务部门也有部署谋划,努力做好2022年稳外资工作。
日前,广东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广东省外商投资权益保护条例》,将从3月1日起施行。这也是全国首个地方版外商投资权益保护条例。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广东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出台了地方版外商投资权益保护条例,有利于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打造广东营商环境新优势。
1月12日,上海出台了《上海市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为外资企业预留适应调整期,将从3月1日起正式施行。
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彭一浩表示,《办法》的出台是上海市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促进项目投资的又一举措。未来上海将积极支持外商扩大鼓励类项目投资,落实好鼓励类外资项目进口设备免税等优惠政策,促进外商投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
对于如何更好地促进与保护外商投资,诸旖表示,未来上海将主动对接RCEP等自由贸易协定,推进落实国家最新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并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远程推介、视频会议、网上洽谈、云签约等在线招商,继续办好城市推介大会、外资重大项目集中签约等各类投资促进活动。
为进一步扩大引资效应,2021年末,北京市商务局印发《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加强稳外资工作的若干措施》,推出25条措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聚集全球高端优质资源。(本报记者 白舒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