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海洋发展局获悉,截至目前,我市已有43个海洋产业重点项目开工建设,项目开工率超过60%。
坚持产业强市不动摇,市第十六次党代会提出“加快海洋经济转型发展”的具体要求。为进一步利用好、发挥好海洋这个威海的最大优势,今年,我市确定了68个海洋产业重点项目,涵盖海洋生物与健康食品、智能制造、复合材料、康养旅游等全市重点发展的产业集群,以项目的“进”推动海洋经济加快转型。
作为全市海洋经济发展的龙头,国际海洋科技城当仁不让地走在发展前列。位于北部、东部、南部三大板块的数十个项目正在齐头并进,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好成为这些项目的共同特点。
眼下,国家海水利用工程技术(威海)中心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去年年底落户威海后,项目已经完成办公楼与实验室的装修装饰、团队入驻、前期实验设备采购工作,即将踏上发展正轨。
“目前,我们正对威海及周边城市进行市场需求调研,进一步与相关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进行技术合作交流,着手开展船用小型海水淡化装置关键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项目相关负责人周冲说,将借助国际海洋科技城发展契机,建设集科技研发、企业孵化、产业服务等于一体的科创平台,打造全国小型海水淡化装置设计制造高地。
随着海洋“高精尖”项目的不断起势,传统渔业转型发展同样加快了步伐,水产品加工、品种培育等产业正在焕发新动力。
刚进入3月,位于文登区侯家镇水产联合育种基地建设项目已经迫不及待开始土地平整工作。预计7月,占地5000平方米的一期工程将完成科研楼和育苗车间的建筑施工,并于年底试验投产。
“预计项目一期投产后,销售收入将达到500万元。”项目经理张义民介绍,项目将对南美白虾、中国对虾以及多种鱼类进行良种的研究和选育,有效推动全市水产品种的改良,带动“威海海鲜”走向高品质。
市海洋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他们已将年内所有重点项目纳入项目库进行每月调度,对需要解决用地、用海、资金等问题的项目跟踪服务,并按照“实施一批、储备一批、补充一批”的推进思路,适时对项目进行增补调整,保证好项目、大项目都及时列入。(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匙亮 孙艺嘉/文 王彦博/图)